老顾是个平凡的修车师傅,十几年来在上海浦东经营一家小小的修车铺。然而顾师傅有着一个不平凡的环保梦想,掌握着能让废旧蓄电池重获新生的技术。他努力多年,实现梦想的路却并不坦荡,交织着希望与失望。
修车小铺,省钱又环保
顾师傅的铺子位于浦电路崂山路口,面积不大,只有寥寥十几平米。和许多修车铺一样,墙上挂着零零总总的工具;然而,顾师傅的铺子又显得有些与众不同,架子上放着许多检测、修复旧电瓶的仪器和药水。
老顾给助动车维修电瓶,修一次的价格在100元以内,如果去其他铺子换新电瓶,则需要花上六七百元。为什么能省这么多?原来,从六年前开始,顾师傅掌握了让电池延寿的技术,将别处废旧的电瓶回收,通过他的独家技术进行检测、修复、配组,能让看似报废的电池重获新生,延长好几年的使用寿命,“几乎和全新的电瓶一样。”
顾师傅铺子的招牌上写着“蓄电池检测修复”的大字,他说全上海敢打出这样招牌的店只此一家。“附近开电瓶车的都到我这里来修,许多都是回头客。”据说还有顾客从杨浦区、周浦等地特意跑来。顾师傅说,这些年来从他手里换出去的二手电瓶数不胜数,用过的都说满意。顾师傅说:“把废弃电池回收利用能为顾客省钱,更能保护环境。”
废寝忘食,钻研新技术
顾师傅从小就喜欢研究、摆弄电池、电瓶。说起他如何接触到电池修复技术,还要追溯到六年前。那时,老顾的一位朋友从台湾回来,给老顾带了一份资料,介绍一种日本先进的电瓶维修技术,通过给蓄电池充液和进行适当维修能将蓄电池寿命延长好几倍。
顾师傅当时就提起了兴趣,如获至宝的他买来设备材料便全身心投入地研究,简直到了“废寝忘食”的地步。经过试验,新技术果然奏效。
说到废旧蓄电池修复再利用的好处,顾师傅首先为我们算了笔账。公园电瓶车使用的电瓶每组16个,如果其中有一个损坏,照目前的做法是整组丢弃买新的,需要花费一万六千元。而如果让顾师傅检测,就能确定是其中具体哪个电瓶出现问题,再用修复后的二手电瓶替换,花费可以降为原先的十分之一。
除了节省开支,这项技术更重要的好处是降低废旧电池的“二次污染”。“我的技术是对回收再利用的环保理念的实践。”中国每年报废的各类蓄电池多达5000多万只,顾师傅说,根据他十多年的修车经验,有50%的旧电瓶都能够修复再利用。而目前,大部分的废旧电池都被卖给了收废品的“摇铃大军”,得不到妥善的处置,往往随意丢弃,污染大片土壤水源。
照进现实,梦想遭碰壁
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好处,2009年顾师傅决定将他的梦想化为现实,他拿出积蓄注册了一家公司。上海的公园等公共场所合作配备大量电瓶车,他希望能与之合作,让修复蓄电池的技术得到更广泛、更具规模的应用;他还梦想能建起厂房,培训工人,建立专业进行蓄电池的检修维护、回收利用的企业。
老顾带着资料设备东奔西跑,一遍遍进行演示,甚至送出免费电瓶。然而当梦想照进现实,老顾的“环保梦”却变得遥不可及。“大部分单位都说,电瓶坏了就买新的,反正能报销,甚至有人说买新的还能有回扣,没有人看中我的技术!”一年后,心灰意冷的顾师傅决定忍痛注销了公司,付出的精力都打了水漂,回想那时的心情,老顾说只有郁闷、痛心 。
受挫之后,老顾又回归了他的小修车铺,还是老老实实维修民用电瓶,将大型电瓶的检修设备束之高阁。然而至今,顾师傅还是坚信他的梦想可以成真,“蓄电池的修复再利用既有先例又有需求,我想只要大家能足够重视,有朝一日还是会有用武之地。”
虽然实现梦想的路上满是坎坷,但老顾说他不后悔,“我的做法既节约又环保,是为子孙后代积福的事。虽然有很多挫折,但我觉得人活着就该做些有意义的事。”